15年01月13日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最新一期的The Economists(经济学人)杂志对于近日热烈讨论并聚焦的新经济模式,“on-demand economy”(按需经济)给予了客观的分析与讨论。由按需经济的趋势涌现出的的“workers on tap”概念也逐渐被推崇并融入到如今的就业环境中,引发越来越多创业团队的效仿。
“workers on tap”原指劳动力的供应像水龙头的流水一样方便、可操控,让拥有弹性工作时间个人和缺乏弹性劳动力的企业均能利益最大化。杂志同时也指出,这种网络模式应需型经济的兴起,实际上也带给固定雇员、企业和政府许多难题。
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功的Uber—“按需服务”的打车软件格外流行,运用互联网+O2O的模式,使聘用专车司机的想法变得唾手可得。其2014年的营业额超过了1百万美元,最新估值在400亿美元左右。尤其是近期许多创业者纷纷以“the Uber of X”身份出现,可见Uber已突破常规的行业模式,逐渐建立起了自身的行业。
“按需服务”的模式正扩大渗透至各种细分行业领域,目前规模虽小,但发展迅速。北美著名在线新闻平台BusinessInsider中也提到了除Uber以外的其他“按需服务”软件:Handy,提供保洁和维修的“按需服务”,在美国29个大型城市及跨国地区运作。平台上的200名服务人员每周工作5到35各小时,20%的人员每月可挣得2500美元以上的收入。Instacart,由前亚马逊物流工程师创建的杂食代买软件,获得总值超过3亿美元的三轮融资,在美国20个主要城市运作。Handy与Instacart是符合雇佣固定人员按需服务的案例。
然而,“按需服务”与时下流行的众包商业模式的结合成为了另一种更快捷的服务直达。把握市场需求,利用“弹性劳务”服务于细分市场,是“按需经济”与众包共同的核心所在。不少众包零散型兼职软件,如TaskRabbit和DesignCrowd,分别为提供有偿跑腿服务及创意项目提案的“按需服务”。TaskRabbit已获得C轮融资,平台上的兼职人员多为空闲时间较多得退休和待业人员、全职妈妈等,拥有可控的执行力和灵活的时间;DesignCrowd提供一个创意设计需求对接的平台,每个项目平均可得到25到100多个设计师投标,可见设计类项目的需求量。美国gigwalk专为快消企业发布各种类型的“众包”商业执行检查,平台上近20万“随时待命”的核心用户使用APP,利用其移动性和便捷性搜集检查数据。该模式获得了与微软Bing地图的长期合作,在全美的城市发布10万多个实地拍摄需求,并最终整合到Bing地图中。“按需经济”的大势也激发了更多国内创业者的应用创新:微差事针对国内自由劳务市场的特点,整合平台优势发布四种类型的有偿任务,包括商业检查、数据采集、调研和体验营销。多样化的工作类型对于平台上各类自由工作者来说,灵活性与选择性更多。据悉,其移动众包平台现以累积超过百万临时雇员,并成功获得A轮融资。
如今,“按需经济”模式的悄然兴起并非偶然,其所创造出一种互惠互利的交易方式,即企业为大众提供多样选择,平民百姓可以随时随地为企业工作,正是契合了细分市场的需求,凭借网络的力量有效拉近了大众与企业的距离。科技的高速发展与日益转变的社会用工习惯这两股强大的力量正在不断地加速推进“按需经济”的主导地位。
本文的图片及部分文字内容引用自2015/1/3《经济学人》杂志中”Workers on tap”文章。
链接:http://www.cqn.com.cn/news/xfpd/szcj/qyfc/gscy/993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