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02月17日 来源:南都网
商业新思维
[创业ID ]
应用名称:微差事
上线时间:2012年
创业地点:上海
创始人:卜俊
商业模式:众包模式的付费任务平台,与用户分成差饷实现收入
融资情况:中路资本数百万元投资
[号脉]
点评人:天使投资人王利杰
效果比雇佣员工好微差事的团队本身就有优势,既有资源、技术也有市场,而且他们这种互联网众包的模式符合当下的大趋势:本来企业需要雇佣员工去做的事情,现在让有闲置时间的人来做,完成任务以后给予一定的奖励,我觉得效果会比雇佣员工做得还出色,因为内部的人可能会磨洋工或者作弊。但是这种付费经济的市场现状还没有爆发,付费品牌和广告主的认知以及接受程度还需要不断培养,这是微差事接下来需要努力的地方。
按要求拍门牌满10个赚1块钱,到商场找指定商品扫条码赚2块钱,手机赚钱应用“微差事”是瞄准有弹性劳务和互动营销需求的商家,以众包模式让有闲的用户从中有钱可赚。“我们都没怎么做推广,用户已经大量自发传播。”微差事联合创始人卜俊告诉南都记者,成立一年积累过百万用户。
与大商家一拍即合微差事是卜俊团队推出的第3款应用,前两款“微需求”和“微积分”也是围绕碎片化时间为商家和用户搭建平台,但反响平平。
直到微差事以众包模式切入、以“能赚钱的A PP”为卖点,在小白领间蹿红。南都记者了解到,微差事的赚钱门槛并不高,用户在平台上按要求做“任务”就能获得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的差饷。任务分两类,一类是众包型的,包括完成商家的数据采集、商业检查等,一类是互动营销型的,比如看一段视频广告后完成问卷调查。用户提交任务并审核通过就会得到现金,直接打进绑定的支付宝里。
可是,商家何以愿意花钱派任务?卜俊认为,关键是抓到他们的痛点。她坦言,曾在可口可乐中国区商业领导部担任业务顾问的经历给了她启发:由于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当时每家店的执行情况需要内部成立专门队伍去监督检查,还要聘请第三方调研公司做相关信息的收集,这样一来人员成本非常高。她分析,这是快消公司面临的共同问题,如果改用众包的方式,让用户就近完成检查和采集的工作,那么不但成本大大降低,而且能快速覆盖更多城市,提高运作效率。凭借自己在圈子内的经验和人脉,以及对行业需求的把握,微差事跟很多大商家都是一拍即合,卜俊认为,这种资源优势正是团队的竞争力所在。
除了直接跟品牌商家合作,微差事的大客户还包括一些知名的咨询调研公司以及广告公司,总计有100多家,平台上的任务量保持在十几万左右,并且都是全国性的。卜俊表示,目前微差事较侧重大客户这一端,她相信,只要保证任务的数量和质量,就能吸引更多用户,形成良性循环。
分级管理用户对于商家给到的任务,微差事并非直接搬到平台上,而是配合对方的个性化需求,先进行一番包装和设计。卜俊告诉南都记者,事实上大公司很多任务看上去还挺复杂的,一般人未必能理解,因此,有必要把大任务切割成多个简单的小任务,并且在表述上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文字,指引用户一步步完成。南都记者留意到,微差事还会在任务中加上提示,比如一个去商场找某款产品的任务,平台不仅会提供产品名称和条形码,还会提示这个产品曾经在哪里出现过,以此提高任务完成的效率,优化用户体验。
一些商家对用户有精准的筛选条件,卜俊表示,微差事根据用户注册时填写的基本信息进行匹配。在进一步的用户管理上,微差事把他们分5个级别,任务通过越多,等级就越高,相应地获得做任务的优先权。她举例说,有些用户擅长拍条码,一个月能赚几千块钱,那么微差事就会在数据库里标签他们为“拍条码达人”,下次有同类的新任务,就让他们优先申领。
在盈利模式上,客户按效果付费,微差事与用户分成任务差饷,实现收入。卜俊说,根据任务的难易度会有不同的分成比例,目前超过一半会给到用户,平台只留25%-50%左右。
拟出实时报表未来,卜俊计划把微差事的众包数据做成实时报表,进一步挖掘其价值。她告诉南都记者,品牌商家通过数据报告掌握全国门店的执行情况,以往一份报告要耗费一两个月的时间,时效的滞后让数据的价值大打折扣;目前,微差事开发了一套系统,收集到的数据能在当天自动生成报表,并且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更切合企业的需求。
除了进一步完善对品牌商家的服务,卜俊还打算把客户范围扩展到中小商家,在最近上线的“微差事周年嘉年华”活动里,微差事开放用户推荐任务,收集中小商家需求。不过,不同于大客户的点对点服务,微差事准备推出一块自助式的服务平台,中小商家的任务经过审核后自行在平台上发布,与用户自由匹配。对此,卜俊表示,微差事毕竟是一个只有20人的创业团队,更多精力还是放在大客户上,然后兼顾中小商家。